咨詢熱線:08:00-23:00
139 8909 6049
由奧德賽旅行網(wǎng)于2008-05-20 16:42:51編輯
夏魯寺位于日喀則市東南約20公里處,屬加措?yún)^(qū)夏魯鄉(xiāng),海拔4000米。在環(huán)繞寺廟的村莊入口附近,十多棵枝干異常粗壯、形態(tài)怪誕的柳樹向來人提示著這是一塊歷史悠久、飽經(jīng)滄桑的土地。夏魯,藏語意為“新生嫩葉”。
夏魯寺始建于宋代,由喇嘛吉尊西繞瓊乃創(chuàng)建并在此傳播佛經(jīng),從此寺廟的香火便開始興旺起來。該寺在布頓·仁欽珠大喇嘛的主持下于1333年進行大規(guī)模重建與擴建的。有許多從內(nèi)地來的漢族工匠參加了這一工程,因此整個建筑為藏式殿堂、漢式殿頂,這使夏魯寺明顯地有別于其它喇嘛寺。寺內(nèi)主要建筑為夏魯拉康(大殿)和卡瓦、康清、熱巴、安宗四個拉倉(經(jīng)院)。拉康內(nèi)供有木制及泥塑佛像,一層是藏式內(nèi)院大經(jīng)堂,二層為四座漢式殿堂,分別為前殿、正殿和左右配殿,皆為重檐歇山綠色琉璃頂。這是目前西藏唯一的一座保留了元代漢族風格的漢藏結(jié)構(gòu)寺廟,其顯著特點就在于它是綠色琉璃瓦覆蓋的漢式結(jié)構(gòu)屋頂。這種元代風格的建筑在目前中國其它地區(qū)也是極少見的。
夏魯寺內(nèi)藏有豐富精美的壁畫、石板雕刻畫和八思巴的文告等文獻多件。壁畫主要集中在大殿周圍的回廊兩壁上,內(nèi)容以佛經(jīng)故事為主,采取分格形式,每個大方格子內(nèi)繪有不同的場面,在大方格下面的長方格內(nèi)是用古藏文寫的圖畫內(nèi)容。壁畫中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古樸生動,富有生活氣息。這些壁畫既吸取了印 度、尼泊爾傳統(tǒng)壁畫的筆法,又有宋代、元代與敦煌壁畫的風格。
夏魯寺的一些淺雕石板畫也相當精彩,內(nèi)容有佛像、飛天等。在各個殿堂的主供佛像周圍,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一些被信徒們奉獻的紙幣所覆蓋的極精美的小菩薩、活佛、法師等塑像,雖然無法了解它們的年代與作 者,但其表現(xiàn)出的魅力是使人難以忘懷的。
此外廟內(nèi)還藏有四寶:一是由小木板鑲嵌而成的拼經(jīng)板,約二尺見方,共有一百零八塊。來此朝佛的人皆以能得到一張拼經(jīng)板的拓片為幸。第二件寶物是大殿內(nèi)的一個銅壇,壇內(nèi)裝圣水,平日用紅布封口并加封條,每十二年開封換水一次,若得一杯圣水,即可洗凈一百零八種污垢。第三寶是大殿門口放的一塊盆狀巨石,據(jù)說曾是建寺喇嘛的洗臉盆,并傳說此盆在雨天接滿雨水后,雨水無法倒出來。第四件寶貝是一塊刻有六字真言和四個小塔的石板,傳說是在建寺破土時發(fā)現(xiàn)的,因此成了本寺的根基。這四件寶物是夏魯寺的鎮(zhèn)寺之寶,世代相傳至今。 夏魯寺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位于日喀則市東南20公里處的春堆區(qū)。
春堆,藏語意為商市。相傳年楚河流域曾設立過三大商市。夏魯寺的創(chuàng)建者為西繞瓊乃。據(jù)史書記載,當初,藏王赤德微松(朗達瑪之子)與其妃生有一子,名叫貝考贊。貝考贊的長妃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吉德瑪尼裹,后到古格、普蘭、亞蔡等地當了領(lǐng)主;次妃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赤扎西則巴貝,后也到了阿里貢塘地方當了領(lǐng)主。他的兒子有五個,后占據(jù)了年楚河流域,將年楚河流域分割統(tǒng)治。由此可考證得出西繞瓊乃是吐蕃贊普的后裔。西繞瓊乃的祖父精通佛學,翻譯過《八千頌》等佛經(jīng),父親赤桑拉金是熱巴巾的內(nèi)務大臣,是熱巴巾發(fā)展佛教的得力助手。西繞瓊乃早年跟隨洛頓·多吉旺秋,他修建了年麥堅貢寺,建立了僧伽。他的親傳弟子杰尊·西繞瓊乃欲在春堆地方建寺,請求師父指地。多吉旺秋把手杖當箭射出去,箭落之地便為寺址。當時,"箭"正好落在莊稼剛長出來的青稞地里。西繞瓊乃便遵照師訓,在此地建寺,故稱做"夏魯寺"。
夏魯寺的興盛與夏魯萬戶長和薩迦王朝關(guān)系密切。元朝統(tǒng)一西藏后,界家族的后代吉彩成了薩迦王朝13個萬戶中的夏魯萬戶長。最初是薩迦王朝八思巴的弟弟眾生怙主恰那多吉娶了夏魯家的女兒瑪久坎卓本,生了達尼欽波達瑪巴拉合吉塔。當時由夏魯萬戶承擔,作為外甥達瑪巴拉的住處,在薩迦修建了辛康拉卓和夏魯康薩,對達瑪巴拉精心照顧服侍。從達瑪巴拉開始,薩迦的法主喇嘛兄弟、喇欽貢噶堅贊父子等直到后來的五代之中與夏魯家是甥舅關(guān)系,十分親密,夏魯萬戶比起其他地方首領(lǐng)來,與薩迦的關(guān)系更為深遠。夏魯寺也由此而聲名顯赫,在后藏宗教史上獨樹一幟。后來,達瑪巴拉合吉塔到朝廷朝見忽必烈皇帝時,向皇帝奏請說:"在吐蕃烏思藏,有我的舅舅夏魯萬戶家,請下詔褒封。"皇帝說:"既是上師的舅舅,也就與我舅舅一般,應當特別照應。"賜給夏魯家世代掌管萬戶的詔書,并且作為對待皇帝施主與上師舅家的禮遇,賜給了金銀制成的三尊佛象,以及修建寺院房舍用的黃金百錠、白銀五百錠為主的大量布施。由于有了這些助緣,修建了被稱為夏魯金殿的佛殿以及大小屋頂?shù)?,許多珍奇的佛像,后來還修建了圍墻。在這期間,還迎請了自在觀世音菩薩像,修建了神變門樓及各個山間靜修洞窟。
公元1329年,春堆地震,夏魯寺遭毀。元朝皇帝賜給大量財物,命夏魯萬戶長重整夏魯寺。為了盡快恢復夏魯寺,夏魯萬戶長吉彩從內(nèi)地請來許多漢族工匠,和當?shù)夭刈骞そ澈献髦匦陆ǔ上聂斔卢F(xiàn)在這個規(guī)模。據(jù)說在夏魯大殿的墻壁上,曾畫著一幅漢藏工匠一起修建夏魯寺的壁畫,因年久失修,已無法查證了。然而,能供給我們查證的歷史痕跡仍然不少。在夏魯寺主殿殿頂,鋪蓋的琉璃瓦、瓷雕、方磚,使人一眼便能看出是內(nèi)地產(chǎn)品,如果把偏殿仿造內(nèi)地瓦燒鑄而成的產(chǎn)品進行一番比較,能讓人一眼看出仿制的痕跡。在夏魯大殿的風鈴上,刻有清晰的漢字。這些事實,足以證明夏魯寺是漢藏藝術(shù)的統(tǒng)一。
夏魯寺的主體建筑是夏魯大殿,也即“夏魯拉康”。其建筑十分特殊。殿頂高脊斗拱,琉璃瓦槽,翹著飛檐,如翼如飛。檐下是疊木雕刻,沒有鐵件聯(lián)結(jié),造型結(jié)構(gòu)全是仿照內(nèi)地建寺的風格。醒目的紅墻,坯石壘砌,殿堂緊連,又體現(xiàn)了西藏建寺的特點。該寺的建筑,是藏漢民族建筑藝術(shù)組合的結(jié)晶。除此而外,寺里有四個扎侖,即卡瓦扎倉,熱巴結(jié)扎倉,安寧扎倉。目前保存的僅是大殿部分,其余扎倉已被村落民居所占據(jù)。夏魯大殿座西朝東,兩層,底層主殿為集會大殿,面積1500平方米左右,供有釋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塑像,兩則各有一經(jīng)堂,供奉著《甘珠爾》和《丹珠爾》經(jīng)卷。大殿二層完全是漢式四合院的布局,設有正殿、配殿和前殿,軸線分明,左右對稱。四個殿堂均設有琉璃歇山頂和飛檐翹角,檐下斗拱,樣式古樸,圖案多樣,有飛天、仕女、獅虎及花卉,栩栩如生。正殿有釋迦牟尼像和布頓大師的塑像,還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銅質(zhì)噶當塔。
主殿和偏殿內(nèi),古老的壁畫修繕一新。壁畫內(nèi)容豐富,畫工精美,畫面故事生動,渲染強烈,頗有元代壁畫風格。在此僅舉一例,夏魯寺的菩薩畫像,別于其它寺廟。在藝術(shù)風格上,較多地吸收了內(nèi)地作風,顯得純樸生動,也摻雜了尼泊爾、印度作風,顯得活潑婀娜;更多的則是后藏畫風,顯得典雅莊重。從意大利圖齊編撰的《西藏畫卷》可知,西藏佛教前弘斯的菩薩,皆唇厚、鼻隆、眉長、體豐,挺然,似有大丈夫之相。西藏佛教后弘期的菩薩畫像,皆筆工、端嚴、柔弱,似有女子之貌。夏魯寺的菩薩畫像,熔揉西藏佛教前弘期和后弘期菩薩畫像于一爐,畫出的菩薩服飾華美,首戴天冠,身披纓絡,手貫環(huán)釧、肩披長巾,半男半女。另外,夏魯寺收藏的文物也不少,除法器、供器、貝葉經(jīng)等外,還有八張八思巴的文告。這些文告都是當年薩迦法王在接受元朝皇帝敕書以后,轉(zhuǎn)發(fā)給西藏各地諸王的命令或通知,極為珍貴。
夏魯寺珍藏著幾件稀世珍寶,也為這座古寺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大殿門口,擺著一塊盆形巨石。據(jù)說天下雨時,水滴滿石盆,卻不會流出來。這塊石盆原來是建寺活佛西繞瓊乃的洗臉盆,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也曾用石盆洗過臉。殿前,有一塊石板,石板前面為白色,后面為黑色,板上刻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邊上刻有四個玲瓏小塔。塔正中,有一銅壇,壇為黃銅鑄造,上面用紅布封口,封條緊匝,傳說壇內(nèi)盛的是世界上最潔凈的水,十二年才能換一次水,換水時方能開封,開后壇中的水一點也不會少。使用壇中“圣水”,能治愈108種疾病,能洗凈108種污垢。
夏魯寺大殿佛龕下有一塊二尺見方的拼經(jīng)板,板中有108個字,可以看清這塊經(jīng)板是由一塊塊小木板拼成的,這塊拼經(jīng)板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傳說它千年不壞能用不能拆,拆開便再不能合體。這塊拼經(jīng)板是由布頓大師制造出來的。
布頓生于公元1290年。卒于公元1364年。他一生寫了不少關(guān)于佛學和歷史的著作。他的全著有36函,共200多種書。在夏魯寺,有兩件關(guān)于他的最著名的事跡記載。一件是他曾在夏魯寺編纂藏文大藏經(jīng)《丹珠爾》的目錄,后來的《丹珠爾》版本,基本上都是根據(jù)他編訂的秩序刻印的。另一件是他在1322年曾寫了一部佛教史,通常稱為《布頓佛教史》,這部書有一半的篇幅是記述佛教傳播的歷史,還有一半編幅是記述佛教發(fā)展情況的。布頓早年學習過噶舉派的教法,后又學習過噶當、薩迦等派的教法。在他成名以后,創(chuàng)立了夏魯派。夏魯派有不學有成就的弟子,其中有幾位還曾當過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的老師。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曾邀請布頓到北京去講經(jīng),可布頓沒有奉詔進京。
夏魯寺的歷史是悠久的,夏魯寺的文化是燦爛的。它的建筑,熔鑄著藏漢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仍放射著絢麗的光華,愿它的歷史為世人所皆知。
據(jù)說當年吉尊西饒瓊乃在選建該寺地基時曾請教他師父,師父對他說:“我把手杖當箭射出去,手杖落地之處全是你建寺的地址。”師父的這支箭正好落在新生的嫩葉上,因此夏魯寺的意思就是“新生嫩葉”。
1320年,夏魯萬戶長邀請西藏著名的佛學家布頓·仁欽珠(1290-1364)主持寺務。由于仁欽珠對西藏佛教研究很深,是西藏大藏經(jīng)《丹珠爾》的編纂人,一生著有200多種佛學書籍,是自薩班以后,宗喀巴以前,西藏最偉大的一位佛教學者,故此各地僧徒慕名而來聽他講經(jīng)說法,最多時達3800多人,從而形成一個宗教派系——夏魯派,或叫布頓派。1329年,夏魯寺毀于一次大地震。1333年,在元朝皇帝的大力資助下,布頓大興土木,對原寺加以擴建維修,元朝皇帝給予大量資助,并派去了漢族工匠。重建了現(xiàn)在這一規(guī)模的寺院。因此這座建筑具有濃郁的元代風格,而寺院的墻體和庭院,又都是傳統(tǒng)的西藏風格,屬于典型的漢藏全璧的建筑。
西藏林芝+墨脫+來古冰川+然烏湖+大峽谷東環(huán)線5日游
拉薩-納木錯-林芝-大峽谷-拉姆拉錯-山南環(huán)線8日游
拉薩-珠峰-岡仁波齊-古格王朝阿里小北線9天跟團游
納木錯一日游
阿里南線11日游
林芝+大峽谷+羊湖+納木錯4天3晚跟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