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 日訊,19日是藏歷正月十五日。家住拉薩市奪底路的藏族老阿媽旺姆一大早便忙著收拾供奉在佛龕和客廳內的新年供品。擺放了15天的供品—子珠、卡塞、水果、糖果、酥油人參飯、羊頭等都被老人收拾妥當。之后,她踏上了轉經的路。
藏歷正月十五,恰如農歷元宵,雖無吃湯圓之習慣,卻有藏區(qū)民眾特有的習俗。作為新年節(jié)慶的最后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撤下新年的各樣供品,也結束親朋互往迎來,自此進入正常的工作生活;作為宗教意義上的一個吉日,眾多信徒會前往各處寺廟朝拜供奉,祈求新年風調雨順。
在撤下供奉在佛龕前的供品時,旺姆老阿媽神情肅穆,不停念誦經文。子珠、卡塞等用白面制作而成的供品和糖果、干果等供品,如今已成一次性消費品。老阿媽將它們放入一個紙盒內,準備帶往轉經路上用作施舍;而由陶瓷制作的白色羊頭,則被放進了柜子一角,來年再用。
“小時候過年,撤下供品的日子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因為可以吃掉這些好吃的東西。如今生活好了,小孩的零食太多了,不會再有孩子吃這些了。”老人感慨。
生活的變化和時代的進步,給藏歷新年增添了更加精彩的內容,也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然而,延續(xù)數百年的各種傳統(tǒng)習俗卻始終未變。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吃“古突”和驅鬼儀式、新年初一家家戶戶互敬“切瑪”、接頭一道水供奉在佛龕前、藏歷初三屋頂的敬神儀式等等。
著名的西藏民俗學者廖東凡在其著作《雪域西藏風情錄》中記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在拉薩過新年的種種經歷。對比當下,隨著時代的進步,除了少許的習俗有了改良外,其余絕大部分依然延續(xù)。書中記載:“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tǒng)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歷正月過年了。”由此形成的種種傳統(tǒng)習俗,延續(xù)至今。
眾多信徒在藏歷一月十五這天踏上轉經之路,或朝佛。記者在拉薩市區(qū)內各處寺廟看到了人數眾多的信徒有序地進入寺內各殿堂朝佛,而走在轉經路上的信徒也不在少數。包括林廓——大轉經路、帕廓——繞大昭寺轉經、孜廓——繞布達拉宮轉經。
得益于政府近幾十年來投入十幾億元對西藏重要寺廟文物建筑進行的大規(guī)模保護性維修,作為西藏傳統(tǒng)文化重要載體之一的寺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同時也為眾多信徒朝佛、轉經提供了場所。如同布達拉宮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所說,政府對布達拉宮兩次大規(guī)模的保護性維修,保證了這座古老宮殿如今每天能夠接待游客和朝佛群眾上千人。
更多包括習俗在內的藏族傳統(tǒng)文化,在政府保護與藏族人的自覺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保護。西藏以地方法規(guī)形式確立了藏語文的傳承和學習。而在實際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督促孩子學好藏文,普通百姓交流更是以藏語為主。就如新年第一天,碰到何人都以“扎西德勒”作為問候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