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訊,進入4月,西藏旅游逐漸升溫,國內(nèi)外游客開始進入拉薩。春風回暖,10日海拔3600余米的古城拉薩日間溫度已達到15至20攝氏度。與日漸升溫的天氣同時而來的是即將到來的高原旺季旅游熱。
下午2時許,78歲的游客徐素珍拉著79歲的老伴在大昭寺廣場上合影,“這是我們在西藏的最后一站,我們先到林芝,那里海拔低一些,然后走波密,一路玩到拉薩的”,雖然年事已高,但二老精神飽滿,“我們從低往高慢慢走,沒有高原反應(yīng)”,徐素珍驕傲地說。
和徐素珍夫婦同行的10余名旅伴與廣場上其它旅游團交織在了一起。因為不少游客都穿著款式相似的沖鋒衣,混在一起難于分辨,徐素珍趕忙拉著老伴追了上去,免得跟錯了團。“明天他們還要去納木錯呢”,徐素珍笑言。
拉薩主要交通干道之一的北京路上,一輛輛旅游大巴車??吭诼愤叺群蚩腿?,標示著各自旅行團名稱的牌子掛在車前顯眼的位置,導(dǎo)游遠遠地就能找到所屬團的大巴,引客人上車。
做了4年英語導(dǎo)游的羅布剛剛從樟木口岸回到拉薩,才休息兩天,又接到了11日另一外賓旅游團的任務(wù),“這已經(jīng)是這個月第三個團了”,羅布對中新社記者說,不少外國游客會直接從西藏轉(zhuǎn)往尼泊爾或印度。
同樣忙活起來的自然少不了吃旅游飯的商家們。在珠峰偉業(yè)旅游紀念品商場里,商人次仁正在柜臺里忙著清點商品,“今年我上了有印度、尼泊爾風格的小工藝品,清點好后就要開張啦,再過幾天我就要搬到外面去了”,次仁口中的“外面”是他在宇拓路一個拐角處的露天攤位。每年冬天,他都把外面的攤位租給一位回族商人,他們會出售棉服、手套、皮襖等冬季御寒日用品;夏季一到,次仁就會搬回“外面”,繼續(xù)做旅游紀念品的生意。
像次仁一樣采取冬夏兩季“作戰(zhàn)”的商人不在少數(shù),位于大昭寺廣場北面的丹杰林巷是進入老城區(qū)的主要通路之一,這條巷子在冬天的時候總是充滿了商人出售生活日用品的叫賣聲,衣服鞋帽、鍋碗瓢勺,應(yīng)有盡有,而此時,這些商家已全都悄然退出,旅游紀念品重新“歸位”。
離大昭寺不遠的東措青年旅社內(nèi),自助游“驢友”們的拼車、拼團告示貼滿了一整面信息墻,其中,既有到珠峰大本營、納木錯等著名景點的,也有計劃前往尼泊爾、印度的信息,更少不了近些年來驢友們越來越熱衷的川藏線、青藏線自駕游。
西藏傳統(tǒng)旅游旺季為5月至10月,11月至次年4月為淡季。自2006年起,西藏自治區(qū)旅游局實施“冬游西藏”,力圖突破西藏淡季旅游的瓶頸。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西藏累計接待游客達30萬余人次,西藏旅游淡季轉(zhuǎn)向旺季之交較之從前也愈加從容。去年全年自治區(qū)接待游客人次首次突破千萬,達1058.4萬。